早间行业要闻(20221117)
【《发改委、能源局:绿证交易来了!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11月16日消息,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的可再生能源,现阶段主要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以各地区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为基数,“十四五”期间每年较上一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在全国和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时予以扣除。
【万钢:聚焦“双碳”目标 把氢能产业纳入国家碳循环体系】
近日,2022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南海樵山文化中心和北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同步举行。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围绕“迈向氢能产业发展新征程”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万钢认为,目前氢能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燃料电池汽车这一大的应用市场取得了新的进展。同时,氢能的发展为实现绿色低碳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可以说,发展氢能已经成为各国面向‘碳中和’目标的共同战略选择。”万钢表示,氢能已经成为各领域相关规划制定的一个重要考量。我们下一步要聚焦“双碳”目标,把氢能产业纳入国家碳循环体系。
【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大规模采用煤炭制氢的国家】
当地时间11月16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现场,中国角举办了一场名为“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新进展”的边会。会上,《中国耦合CCUS制氢机遇(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氢产量约为3300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30%,中国约有三分之二的氢产自煤制氢工厂,制氢业共排放3.6亿吨二氧化碳,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大规模采用煤炭制取氢气的国家。
【“零碳联盟”正式启动 顶级风投牵头设立 清洁氢能成重点投资方向】
11月16日,在新加坡举行的创新经济论坛上,由彭博、红杉中国、博枫、塔塔、FMG、穆巴达拉和远景集团共同成立的创新经济气候变化科技联盟(简称:零碳联盟)正式启动。作为联盟的共同发起方,红杉全球执行合伙人、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表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是这个时代的重要命题,而绿色科技的规模化落地和应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径,这要求绿色技术投资在2021年超过7500亿美元的基础上,到2025年增加两倍,到2030年再增加一倍。据悉,零碳联盟在初期将专注于解决清洁氢能领域发展的障碍。
【原料用能扣减并非放松对石化化工等产业发展要求】
11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11月份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近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从多个方面进一步夯实原料用能扣减工作基础,界定原料用能的基本定义和具体范畴。原料用能扣减能够更加科学客观地反映石化化工、煤化工等相关产业能源利用实际情况,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对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印发《山西省”两高”项目管理目录》】
近日,山西省发改委、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山西“两高”项目管理目录,其中涵括6大类,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大类后又细分为20小类行业、33种工序,项目生产的主要产品或包含的工序有:煤制焦炭、煤制天然气等。将符合上述主要产品或工序,且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5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纳入“两高”项目管控范围,促使“两高”重点行业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PVC:开工或将底部回升 供应端压力仍存】
从10月份开始PVC行业开工负荷率逐步下降,据卓创资讯统计,最新一期PVC整体开工负荷率66.73%,环比下降0.37个百分点,开工达到年内低点。近期开工负荷率下降,一方面是因为几套大型PVC装置进行检修,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PVC工厂因为物流运输下降等因素,开工负荷率下降;第三是因为PVC亏损严重,部分PVC装置停产或者降负荷。但进入11月中下旬,前期检修的部分装置开工逐步恢复,预计行业开工负荷率有底部提升预期。但市场行情表现不佳,终端下游和贸易商拿货较为谨慎,投机性需求明显下降,加之局部地区物流运输效率下降,库存流转速度放缓,上游部分PVC生产企业仍存在一定销售及库存压力。后期供应端,一方面需要关注开工负荷率的提升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关注物流运输的恢复情况,第三需要关注进口货源的情况,听闻11月下旬开始部分东南亚货源或开始流入国内市场。
【中石油吉林石化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开建】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开工建设。作为转型升级项目最关键装置,120万吨/年乙烯装置总占地面积11.86万平方米,采用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乙烯技术,年可生产聚合级乙烯120万吨、聚合级丙烯58.7万吨,同时副产氢气、混合碳四、粗裂解汽油、裂解柴油和裂解燃料油等产品。新建乙烯及下游装置投产后,吉林石化乙烯总产能将达到190万吨/年,乙烯产能和化工规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供应忧虑缓解 国际油价16日下跌】
随着连结俄罗斯与中东欧的德鲁日巴输油管道在短暂中断后恢复运营,市场对石油供应出现中断的担忧得到缓解,国际原油期货价格16日震荡收跌。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33美元,收于每桶85.59美元,跌幅为1.53%。2023年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美元,收于每桶92.86美元,跌幅为1.07%。
【生意社:国内轻稀土偏弱运行 长期需求仍有保证】
据生意社监测,国内稀土市场价格指数小幅走低,稀土市场行情弱势难改,截止11月15日稀土指数为625点,较月初下降了22点。稀土下游的新能源车、风电、变频空调领域可持续发展,短期内部分地区下游采购有限,磁材厂家订单情况不佳,下游商家消化库存为主,生意社预计近期稀土行情弱势难改,长期来看稀土需求仍有保证,不乏回暖可能。